Friday, April 11, 2008

京西杂记(二)“除以二”和“去个零”

作者:襄邑博客 提交日期:2008-3-25 0:21:00 | 分类: | 访问量:15
  京西杂记(二)“除以二”和“去个零”
  
  “我们杂志最辉煌的时候发行量达到几百万份,两办的精神出来后,虽然下降的厉害,但现在仍然有一百多万份,效益还行!”x杂志社的办公室主任扶了扶鼻子上厚厚的眼睛,非常认真地和我说道。
   这一幕发生在四年前,虽然距离现在有1500多个日夜,但我依然十分清楚的记得当初的情形。那时候,刚出校园的我突然对报刊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有那种为中国新闻事业努力工作五十年的念头,而早在我毕业之前的1999年,两办文件出台之后,中国报刊业的短暂春天也随之失去。在要去x杂志社工作的那段日子里,那一百多万份的发行量始终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发行量大的杂志应该办的不错。
  女人为了掩饰自己的衰老往往拼命地把自己的年龄往小了说,而杂志的发行量则相反,为了能上瞒领导、中欺同事、下骗读者却拼命把发行数字往大了说。工作之后,才明白发行量这东西和女人的年龄一样都与真实数字有相当大的距离。
  与报纸完全通过邮局渠道发行相比,杂志复杂的发行渠道使很多人很难对他的发行量进行有效确认,因为杂志除了邮局渠道之外,还有自办发行,后者的数量尤其靠不住。因此,各个杂志社的发行量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其一是对外版,因为考虑到经营问题和杂志社对外的脸面,这个数字会比较大,大多数人也知道这个发行量是水分最大的;其二是内部职工般,杂志社的领导为了鼓励单位年轻职工的士气,往往会给出一个比对外版本小但比实际数字大的说法,这样不但能鼓舞士气,而且也能显示领导实事求是的作风;其三真实数字。这个版本的发行数据在各个杂志社都是高度机密,一般情况下只有杂志社的一把手和财务负责人知晓。
  至于发行量到底有多少水分,一般有这么几种测试方法:其一是除以二,也就是其号称发行量的一半,但期刊的长期不景气已经让这种测试方法没有了多大市场,也就是说因为期刊发行量太小了,即使乘以二之后也不好意思说出口。于是,就有了“去个零”的方法来测试发行量的真伪,所谓“去个零”也就是除以10,经过本人多次测验这种方法在目前的期刊市场上还是比较可靠的。当然这些都是土办法,如果真相搞清楚某刊的发行量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直接去印刷厂搞数据,不过,这种方法在操作上会有一些难度,因为印刷厂和期刊社是利益共同体,不过只要稍微动动脑筋还是能弄到。报纸就简单多了,直接去邮局就行了。
  在我进入这家杂志社很长时间之后才明白,这个单位的发行量适用“去个零”的方法,也就是说原来号称的100多万份有九成的水分。这远远超出了我当初幼稚的期望。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