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12, 2006

江阴征地拆迁调查

徐 锋

江阴古称暨阳,是长江下游新兴的滨江港口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素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进入21世纪以来,江阴市努力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由此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征地拆迁。



拆迁一户多少警察

“我被5名警察强行拖上警车,拖的时候被一名警察用臂肘猛击胸部,身上多处碰伤,在送往过渡房时被随意扔在地上!在强行拆迁现场,有400多名警察,在拆迁房3公里之内不让人进出。两台推土机不一会儿将我家房子扒平。”75岁的老人刘吾妹在病床上哭诉道。
刘吾妹是江阴市澄江镇花北村村民,其所述事情发生在2006年5月23日花山路改造工程的拆迁中。
花山路北起江阴市环城南路,南至大桥路,全长3.431公里。道路规划红线宽度50米,按城市型主干路Ⅰ级选型。2004年底,江苏省国土厅和无锡市国土局先后批准该工程建设用地15.9576公顷,其中江阴市澄江镇花北村集体土地7.0100公顷。刘吾妹家位于花山路南段,就在被征用的村集体土地范围内,其房屋要拆迁。
因负责拆迁的政府重点工程办公室(下简称“重点办”)与刘吾妹家未能就拆迁补偿问题达成协议,对刘家的拆迁没能进行。于是重点办于当年9月30日向江阴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了对刘家的补偿金额。刘家不服一审判决,向无锡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无锡中院于2006年3月29日做出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在2006年4月10日重点办提出了强制执行的申请后,江阴市法院于5月8日张贴了强制执行公告,公告期限到5月13日。由于在限期之内刘家并未搬迁,5月23日,江阴市法院对刘家实施强制执行,于是便发生了刘吾妹所述的一幕。
“花山路改造完全是出于城市发展的需要,与地产开发商没有什么关系,政府干的是赔本买卖。”江阴市的一位主管领导说,“花山路断断续续拆了一年多,道路迟迟不通,影响了市民生活,老百姓都在骂我们政府无能。我们也有压力啊。”
对于强制拆迁当日的情况,江阴市方面强调,当天到现场的有40多名交通警,100多名公安民警,参与拆迁的是司法警察,刘所说的“有400多名警察”不属实;而刘所述“强行拖上警车”、“猛击”、“扔”等用词夸张,5名警察怎么会拖一个老人?当时因考虑到刘年老体弱,故安排多名警察劝说、护卫她上警车,并送到过渡房。不仅如此,考虑到刘吾妹有心脏病,为防其心情过分激动发生意外,当时还派了120救护车到现场,并一路跟随警车送刘到过渡房。
江阴方面没有否认“3公里之内不能随意进出”,并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安全。之所以一户拆迁出动了上百名警察,一方面是为了保障拆迁区域周边的交通顺畅,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拆迁区域内秩序和人员安全。
记者从当时留下的录像资料中看到,当时两台推土机在中间拆房,四周站满了一圈一圈的人,场面声势浩大,颇为壮观。对此,江阴市法院的一位部门负责人表示,“当时3公里之内都不让人进出,这些拍录像的人士怎么进入的?没有经过法院许可所作的录音录像,都不能作为证据,这些拍录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

平安拆迁满意了谁

2005年6月江阴市花山路改造工程的拆迁工作启动。村民反映,拆迁之前,没有召开宣传动员村民大会,根本没有经过三分之二的村民同意,居然连拆迁协议也没有。对此,江阴方面表示,拆迁之时特意印制了拆迁便民手册,由拆迁实施单位分发到被拆迁人手中。但是为了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没有采取召开宣传大会这种“传统方式”。
为了对江阴市澄江镇被拆迁房屋进行确权,经江阴市相关部门联合会商后于2005年6月30日发出《市区澄江镇集体土地被拆迁住宅房屋确权会商意见》。该会商意见“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澄江镇集体土地建造住宅房屋的自然户型的合法面积标准,并提出了确权的原则。该确权会商意见的制定的依据居然是2004年6月就被明令废止的《江阴市农(居)民建房用地管理的暂行规定》按照国家规定,地方政府不得违反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以政府会议纪要或文件代替法规确定和拆迁许可要件及规划变更,擅自扩大拆迁规模。花北村村民们认为,确权会商意见的出台,致使他们原有的合法房产被侵吞1000多万!并由此引发了85户被拆居民的联名起诉。江阴方面认为,该会商意见是“相关部门在拆迁过程中为统一标准而制定的一种运作模式,它对外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是一个操作指南,只对行政机关内部发生效力,它是一个抽象的行政行为,不具有可诉性。”
据了解,此次花山路改造工程(南段)征用147户居民的集体土地共计205亩左右,而经无锡市批准的仅有105亩。村民们说,即使这批准征用的105亩,征地方也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补偿。
江阴方面将对新征用土地发生的土地补偿费的70%部分及全部的安置补助费,暂由市统一保管、专户储存,该款项根据相关规定用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费用;其余30%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组有、镇村管理的方式分发给被征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而《土地管理法》规定,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30%上缴中央财政,70%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专项用于耕地开发。但“新征用土地补偿费”和“新增建设用地补偿费”完全是两码事。土地补偿费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得的收益,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有关部门无权擅自代管。
尽管如此,一位负责宣传的干部对本刊说:“我市拆迁征地补偿标准在江苏省是处于一流水平的,可以说(政府)对拆迁户的补偿还是相当到位的,群众不能不满意。”

公开信事件谁在违法

2005年7月底,被拆迁户张国璋、陈嘉俊、陈晔、丁祥芬等8位村民联名写了一封《给江阴市失地农民的一封公开信》,信中列举相关法律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按此计算,我们每亩应得补偿24300元,而现在却一分未见。”
这封“公开信”贴出后,江阴市公安部门成立专案组,出动100多名警察,把张国璋、陈加进、薛建忠等6人拘留,并让带着手铐的张国璋到曾经张贴公开信的地方拍照,作为拘留他的合法证据。
56岁的张国璋含泪述说了当时的情景:“2005年8月2日晚,20多名警察先从后门强行冲进我家后,用手铐将我铐了起来。当时我侄子张童其和侄媳吴国英正在我家,他们并不知道我张贴公开信的事,看到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张童其刚想上前说话,随即被反铐起来。这一闹惊动了村里人,村民问他们:‘张国璋去北京举报腐败份子犯法了吗?’他们说:‘没有。’村民问:‘没有怎么可以铐他们呢?’于是村民们都不让他们抓人。僵持了约一个小时左右,澄江分局出动了100多名防暴队员,把我和张童其强行拖走。当晚,我侄媳妇吴国英到派出所去看自己的丈夫,也被铐了起来。”
“8月3日早上,派出所要金玉华的二儿子张兵去接受调查,张兵到派出所后马上被铐了起来,并被带上脚镣。金玉华听说后去看儿子,也被戴上脚镣手铐。晚上8点多钟,要放金玉华,吴国英回家,但每人必须交罚款2000元,不交罚款就拘留15天,经人说情后在门岗上交了2000元钱后被放回家。在释放金玉华、吴国英的同时要求金玉华把大儿子张刚叫到派出所来,后张刚到派出所就交了口袋里仅有的400多元钱作为罚款(无任何收据),在托人送去一条中华烟后,派出所将其拘留期由10天改为5天”。
张国璋前后被拘留了21天,他对本刊表示“被派出所‘请’去,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因为我粗通法律,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征地拆迁中存在的问题,不那么好对付,他们早就看我不爽了”。
对此,江阴方面解释说:“公开信”内容歪曲事实,带有强烈的煽动性。他们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非常慎重。市里的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并成立了专案组。公安机关对张国璋等人实施拘留是因为这些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扰乱了社会秩序,阻碍了公安机关执行公务,而“不是张国璋等人所称的‘为宣传管理法第47条’遭到政府违法打击报复”。江阴方面称,张国璋被拘留21天是两次处罚的合并执行,第一次是2005年7月31日张贴“公开信”,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使用煽动性词句,企图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集体上访,被处以拘留7天;第二次是2005年8月2日,由于对前去调查的警察有拉衣服、咬胳膊的行为,“构成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被处以拘留14天。金玉华、吴国英由于参与阻碍公安人员执行公务被罚款200元,而非2400元和1条中华烟。张德家属带脚镣手铐之事不实,他们认为“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因为太不符合逻辑了。”

耕地撂荒谁的责任

江阴市大规模的征地拆迁的另一目的是搞工业园区。据了解,全市各镇都有建设开发区(工业园区),某些开发区或者工业区在完成征地拆迁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撂荒现象,周庄镇周南工业区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周南工业区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该工业区所征用的1000多亩土地,是1998年划定的省级基本农田保护区,政府曾投巨资建设沟渠等水利设施。周庄镇的周大爷说,“当时中央很重视,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时,国家领导人还来视察过,场面很大的,这块农田保护区在苏南也一度很出名。”周大爷今年60多岁,在土地被征前以务农为生。
2003年3月5日,江阴市周庄镇在没有和村民协商的情况下,在《江阴日报》刊登消息,决定成立周南工业区,共拆迁136户村民住宅,征用耕地1000多亩。被征土地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镇政府却在拿不出任何有关批文的情况下召开村民小组会议,宣布了拆迁、征地、补偿,安置等事宜,并明确规定“所有工作必须在六月底全面彻底结束,尽管在非典期间,也要如期进行”。
依照《土地管理法》,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都须经国务院批准。周庄镇一位主管镇长对本刊表示,该次征地得到江苏省、无锡市和江阴市有关部门自上而下逐次批准。但他只出示了江阴市的批文,当记者询问该次征地是否得到国务院批准时,没有得到对方的肯定回答。
有村民反映,在建立周南工业区的拆迁征地过程中,政府对被拆迁户家中有人在单位上班的,强行要求单位出具停工通知书,责令下岗回家,签好协议并搬迁后方可上班;对被拆迁户是个体的,动用公安民警、工商所,实行扣车、停业,明确签好协议后方可放车、开业。
周南工业区在完成征地拆迁之后撂荒了近两年。“1000多亩土地,说征就征了。征的时候说要建什么周南工业区,征完了却放在那里荒着。”周大爷愤怒地说,“把地圈起来,不搞工业建设,也不复耕。”
2005年为了应付中央对开发区的治理整顿,当地政府以每亩100元的价格将工业园区撂荒的耕地承包给外地农民耕种。“因为排灌渠已经废弃,只能种旱田。进入2006年,工业园区所占耕地便不让耕种了,去找政府,政府的人说要搞工业建设,荒着就让它荒着吧。我们确实觉得很可惜,但又有什么办法呢?”面对撂荒的土地,曾经承包过这些“荒地”的外地农民也是一脸无奈。
周南工业区位于江阴市云顾路上,路两旁树木枝繁叶茂,工业园区就隐藏在茂密的树林后。周大爷说,“路两边这些茂密的树林是以绿化的名义种植的,它不但能够绿化,还能把撂荒的土地掩盖起来,逃避上面的检查。”进入园区后可以看到,偌大的工业园区空空如也,没有什么工厂;1998年政府花巨资修建的排灌两用沟渠也被废弃;曾经的千亩粮田如今长满了荒草。
对于周庄镇周南工业区的问题,江阴方面一再强调:周南工业区是按法定程序调整为建设预留用地后才启动建设的;在实施拆迁的过程中,政府没有采取停工、扣车、停业等行为,拆迁户对拆迁政策和做法是满意的。
据了解,这种撂荒现象在江阴市各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澄江镇、周庄镇、山观镇则尤为突出。澄江镇的许马列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后发现,全市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撂荒的耕地在3万亩以上。“这些土地撂荒了几年后,都能卖个好价钱,征的时候几万块一亩,卖的时候一亩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许马列说。

采访手记

进入21世纪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随着江阴市开始大规模地征地拆迁,许多村镇变为市区,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市民。可以说,征地拆迁不但关系到江阴未来的经济发展,而且也改变了几十万江阴农民的生活。
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本刊也非常慎重,曾多次和江阴方面进行沟通。在本刊初稿拿出后,江阴方面曾书面邀请本刊再赴江阴采访。在这次采访中,一位曾参与拆迁的负责人警告本刊说:写新闻报道不是写小说,文章引用当事人的话是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要注意自己的政治立场。采访结束后,这位负责人又打来电话说,他的话只是个人意见。
江阴市的一位主管市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重心长道:“江阴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依法规划、依法拆迁、依法建设的方针,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充分保障了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但依法拆迁和依法建设是为了江阴市95%以上居民的利益,是代表大多数市民的利益,而不是个别人少数人的利益。拆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不能因为群众支持政府的拆迁先签订拆迁协议而让他的个人利益得不到保证,也不能让某些人顶着不走,提出违反拆迁政策的无理要求而给他不当的利益甚至是非法的利益。”
“在拆迁过程中,江阴市政府不但切实关心保障实地农民的疾苦,而且还提出了‘幸福江阴’的口号。所谓的‘幸福江阴’是让每一个生活在江阴的老百姓觉得生活在江阴是幸福的,让每一个江阴人都有一个好工作、有一份好收入、有一个好身体、有一个好环境、有一个好心情。”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这不仅是江阴市政府的愿景,也是百万江阴人的期望。(《百姓》2005年9期)

Saturday, September 02, 2006

北大是清泉,清华是岩浆

(此文当年流行一时的,该文作于1994年,作者据说是北大中文系的李方)
很多人生平的第一次骄傲感,是从戴上北大或清华的校徽开始的。 这种骄傲感使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往往在几十年沧桑之后,依然自称“北大人”或“清华人”以缅怀那个留住他们黄金岁月的地方。但是北大人和清华人之间,却从来多少有些互相看不大起。北大人挺起坚实的胸脯说:在两校无数次的对抗赛中,你们赢过几回?清华人则斜倚着门框以唇相讥:你们北大人只知道搞科研、做学术,没有比你们更迂腐的人了。 这是北大科学主义和清华技术精神的对话,也是追求真理和崇尚实际的对话, 更是思维之花与动手之果的对话。我们从中明晰地看到中国人的两副面孔、两种精神。
  诚然,他们都是巨人。在弹吉它唱歌的日子里,清华大讲堂前草坪的夏夜是令人难忘的。但往往是北大来的吉它手最终坐在了草坪的中央,因为他们技高一畴。清华学生弹琴在于技法,北大人则不但精于技法而且更注重在意境和表达心情上下功夫。有一次,一个清华热能系锅炉专业的女生去北大的舞会跳舞,一个北大男生请了她。他们一边跳一般聊,碰巧聊到清华女生目前学的东西,结果那男生居然一点即通,把那些原理说的清清楚楚。这女生惊呆了,问他怎么知道的。北大的男生笑了笑说,他是学物理的。因为一般来说,理科学生基础好,对于工科这样偏应用的东西理解的很快,更何况北大理科生都非常刻苦。后来这位清华女生爱上了这位北大男生,他们今天正在新大陆上过着或甜或苦的日子。这故事后来在北大清华被传为经典,成为评价理科、工科时最常引用的例子。北大男生一般比较勤奋刻苦,而且在北大这样综合性大学气氛的熏陶下人格和思维方式比较完整,所以得到清华女生的青睐,所以成就了很多北大男生与清华女生之间的好姻缘。而我们清华班上的许多男生,至今还处于“光荣孤立”的状态,经常啸聚于通宵的饮酒或牌局中。
  这两所大学的情形,颇类似于美国哈佛和麻省理工。麻省理工在两校间著名的传统足球比赛中几乎很少占到上风,但他们依然可以嘲笑哈佛的学子们:你们会打磨汽车零件吗?“你们有万人大食堂吗?”清华人常以此耻笑北大的书呆子们,但这也正是北大人看不起清华人的理由:万人大食堂有什么了不起?除了攀比规模、作秀之外还能干什么?这种争吵持续了几十年,并且还将由新一代北大人和清华人持续下去,因为他们都对两校彼此间截然不同的传统和精神充满信心。虽然是清华人而不是北大人最早喊出“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口号,但整整一个世纪以来,似乎北大人的行为更加符合这样的准则。换句话说,北大人由于对科学和思想不能忘怀的情调,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严谨和富有意义,就连他们无数次试图干预社会生活的行动,其特征似乎更像是在搞科研学术一样有计划。这种严谨气,从每天扶杖徐行于未名湖畔的老先生们的背影中就一目了然了。在年轻学子倾慕的目光里,他们本身就是科学和思维的化身。以至一位校园歌手仅用一句就唱出了全部的意境:“有聪慧的学生,白发的先生……”
  与北大流淌的严谨的科学思想相反,清华则以其工科学院的特点,把追求琐碎重动手的精神表露无余。这无疑是一群最善于经营自己的人。生活在清华里面,会时刻感到那种琐碎的、追求面窄而具体的气氛。在清华里,你会最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不关己事”。北大以其科学精神,很自然称为首都以至全国各高校的精神领袖。几乎在每一个需要学生们挺身而出的历史时刻,各高校都会首先把目光投向北大:你们打算怎么办?清华则根本不关心这些,清华人只关心自己的事情,似乎整个世界只有自己一样。过分实际的工作使清华人更加迟疑。即使在最躁动的日子里,仍有不少清华学生可以只安心的打自己的小算盘,算算自己的得失。这在北大是不可想象的。那些游离于焦点之外只关心自己的人,至少会被同伴嘲笑为自私。以北大传统中著名的宽容,这种现象是很奇怪的。
  清华人更接近一个自我中心者,在学生时代社会参与和科研参与意识相对淡漠。不用督导,他们知道目前他们应该多关心自己而少去分心劳神。他们更象一些孤立者,他们清楚怎么经营自己、经营一个对自己有利的集体,他们在有意识地为将来的飞黄腾达积蓄力量。这种不近人情的沉默使他们变成一些不太受别人喜欢的人,可谁若是因此而轻视或嘲笑他们将大错特错。一个显而易见的实事是,这群学工程的人,后来成为善于经营的管理者和行政管(当然,这个与目前中国畸形的社会有关)。而北大人,则更加注重追求真理和科学,更多地是以研究学术终了一生。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清华人显得有些“自私”,喜欢经营社会上的一些比较底层的“庸俗”的东西,喜欢“拉帮结派”,从而为自己营造最佳的环境和机会。而北大人则显得比较“迂腐”一些,对真理和科学有天生的偏爱,而常常会忘记自己的利益。目前,北大培养了中国最多的科学院院士,活跃在中国的各个学术机构里,但他们很多都过于劳累。这是或许也是这群可爱的北大人“傻”的地方吧,更确切的说,或许是“大智若愚”吧。而清华人在琐碎而具体的工程的锻炼下更加实际,追求着现实中的利益。有些人说清华人最善于经营政治、会投机、也最势利庸俗,这样说虽然刻薄了一些,但是大致意思上还是能说明清华人重实际的做法的。
  北大人是以其科学精神著名的,北大的科学精神具体的来说就是注重实证、数学、抽象、逻辑、思维思想,主要是研究思维和自然界的规律。但北大也不仅仅是科学精神。因为北大是综合性大学,北大还有顶尖的医科和文科,甚至连规模不大的工科都是非常强大的。比如北大的文科就造就了不朽的北大人文精神。可以看出,像北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其精神则更加趋于多元化,不可以单一而论。北大的理科生、医科生、文科生和工科生的个性和特点都不是完全一样的,前面我提到的也只是北大的主体——理科。但如果认为那就是北大的全部那就大错特错了。所以正如北大“兼容并包”的校训那样,北大更像一个包容一切的巨大容器,在这里似乎可以找到任何东西,任何人似乎也都能找到热爱北大的理由。而清华,相比之下则因为只有工科,整体上精神比较单一,所培养的学生也几乎是一个模子的。所以有人说清华是中国工业人才的工厂,这个说法还是比较形象的。建国以来,清华为中国培养了无数的优秀的又红又专的工程师,为社会主义的工业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北大清华,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两所大学,被誉为“双子星座”。在国家的高等教育战略中,这两所学校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支持,并且将冲击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期待着好消息。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niukesi.bokee.com/tb.b?diaryId=12819550

Normal大学 何时Normal

Normal大学 何时Normal

据说,师范大学是中国的特色,所谓特色,意即只有中国才有。对此,孤陋寡闻的我并没有进行考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的师范大学(学院)是遍地开花,每个大区域有师范大学,每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有师范大学,每个地级市也有师范大学。而不管那里的师范大学,其校名的英文翻译中都有Normal。

很明显,设立师范大学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这就像矿业大学培养矿工,农业大学培养农民一样,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师范大学虽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但是只有师范大学才能培养人民教师的观念可以说还是根深蒂固。虽然,虽然在所谓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在形式上引进了许多现代教育理念,但这种计划办教育的思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观。应该说这种问题并非仅仅是师范大学一家存在。其表现大致如下:

1、缺乏人本教育 师范大学虽然是要为中国培养人民教师服务,但是师范大学的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应该把学生当成人来培养,而不是作为一个道德的标准。从一如校门的“为人师表”的口号,到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说教,到“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号召,所有这些都把学生当成了道德模范柳下惠。

2、思想改造高于业务学习 在师范大学的本科教育中,除了在基本的课程设置中有马、列、恩、斯、毛、邓、江的经典理论外,还要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这个学习就是学习时下的文件。虽然这些课程和政治学习不招人喜欢,但他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束缚却不可忽视。而在业务学习上却是很老套,那种二十多年用一个教案的做法并不鲜见,平时的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记笔记,而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却是划范围背死题,如此水平如何能做合格的教师?

3、培养质量越来越差 也不知道是那个傻X提出的教育要产业化,产业化这个名字近几年很热。可能中国的教育需要产业化,但产业化是为了把中国的教育推向前进而不适称为利益集团圈钱的工具,而现实确实如后者。师范大学校门大开,很多人能够迈入大学之门,而大学却把这些人贴了一个标签之后,就推向市场了,至于说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根本无从谈起。

几年前,有一位著名中学的校长和我说起近几年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他做了3点评价:1、基本功扎实(念书的时候还是死记硬背了一些考试题的,这些在实际的教学中还能蒙一阵子);2、为人朴实(至少表面上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近几年教师队伍中出现的不道德事件正是那准教师不当人的教育之恶果);3、基本没有创造力。对此,我是基本同意的。

在此种情况之下,随着90年代中期以来的教育大跃进而形成的教育产业化,更是将中国的师范大学推上了死亡之路,特别是随着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死亡的表象表现越来越明显。

而个中那种计划经济的思维和那教育牟利的做法必须更正,教育上存在的打着产业化的幌子而行牟取金钱之实的做反必须更正,因为Normal在引文中不但有道德楷模的意思,还有一个常用的意思是“正常的”,因此Normal University的校长们能够把把学生首先当成人来培养,也希望ED的高官们能把Normal University首先当作正常的大学。 师范大学能够真得Normal,那将是中国教育之福。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niukesi.bokee.com/tb.b?diaryId=12819549

今年没订《南方周末》

好几天没有更新博客了,想起自己在上次更新时的做“DAILY NIUKESI”的想法,脸不禁有些发烫,俗气一点说,有点对不起观众了。 许知远说他的新闻梦想起源于那本《光荣与梦想》,而我的梦则起源于《南方周末》。认识南方周末是在7年前的那个国庆节,从同学那里借到的。在众生浮躁的乱世中,南周以其真实的沉重深深吸引了我,这一处,就是3年。2001年之后,俺再也不看南方周末了,原因自然是众所周知的。 到现在单位工作后,在订报纸的时候发现,可怜的南周已经沦为“赠品”了。虽是赠品,每次南周来了之后,还会去翻翻,但心中那份激动与沉重却荡然无存了。有一位评论家说,南方周末是一张农业社会的报纸,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工业社会了,它自然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虽然听了这句话很愤怒,想抽那个所谓的专家一顿大嘴吧,但我心中的南周已经当然而去。 看到南周2006年的新年献词,我就想到了1999年的新年献辞,我心中的南方周末已经定格在1999年,定格在“总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这是我们与你见面的第777次。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的心里。这是冬天里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树叶已经落尽,南方的树叶还留在枝上,人们在大街上懒洋洋地走着,或者急匆匆地跑着,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希望,每个人都握紧自己的心事。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当你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当你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当你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社会不公,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就象平常一样,我们与你再次见面,为逝去的一年而感怀,为新来的一年作准备。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的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与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
  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我们看着你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那你们的一部分。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他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我们有向你、向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说一声,“新年好“!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因为有你,才有我们。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的心里。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泪珠,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爱这个国家,还有她的人民,他们善良,他们正直,他们懂得互相关怀。(2000年1月1日《南方周末》新年贺词)

许知远和单向街图书馆

许知远和单向街图书馆

单向街书店试营业了!
这是我在志远的博客上看到的消息,时间是他和他的TEAM从《经济观察报》辞职4个月后。而我知道许知远仅仅是2005年初的事情。
那时,2005年初的某天凌晨,非常无聊的我在极度无聊中更换着电视频道,突然看到了旅游卫视的《大人在说话》,其中一个顶着一头乱而长的头发满脸青春痘的年轻人颇为不俗的发言吸引了我,觉得他言语不俗。借助电视屏幕上打出的字幕,才知道这个人叫许知远,但当时我并不知道许知远是何许人也。 后来在网上搜索,才得知这个许知远就是以理性建设性为口号号称用与《人民日报》同质的橙色新闻纸印刷的《经济观察报》的主笔,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有网友更将其与余杰并列为北大才子,厚着脸皮忝列为北大毕业生的我开始留意这个长头发的忧伤年轻人。开始天天留意许的博克,甚至也像追星似的买了好几期的《经济观察报》。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我的消息很不灵通,连久在江湖且威名远播的许知远都不知道,真是土鳖。其实,我很早就知道有《经济观察报》这张报纸,但从来没有看过,因为本人对经济学很不感冒,夸张一点说国内的所谓财经类的报刊根本就瞧不上,也没打算要瞧。
7月份的时候,在许的博客上看到了一篇名为《Let’s try something new》的文章,才知道许和他的TEAM已经辞职了,之后的网络上开始大肆讨论许的辞职事件。11月份的时候,得知许此致后没有再找工作,而是在圆明园开了一家书店,书店的名字叫单向街,来自本雅明。书店不但有书,还有沙发和咖啡。北京的书店我自认为去过不少,但除了书还有沙发和咖啡的书店我还真没见过。从那一刻起,我就对单向街充满了几多期许,甚至希望在哪里见到许本人。
12月初,我冒着零下十度的严寒倒了两次公交车来到了二十公里外的位于圆明园的单向街书店。
按照张帆同学在博客上给出的路线图,从圆明园东门进去,右转后远远的看到了MIMA COFFEE 的招牌。我想这大概就是单向街书店了,走近后采发现不是,从咖啡店再往前走100米,终于看到了篱笆墙上的指示牌“单向街图书馆”(后来才知道,这名字是许知远同学改的),从篱笆门进去经过铺满青石子的院子就来到了书店门前,终于看到了挂在墙上的传说中的“单向街书店”的店牌,店牌下放了一张是人Ezra Pound的巨幅照片,院子的一角还堆放着没有完工的书架。坐落这有些荒凉十分破旧但很辽阔的昔日皇家园林之中,整个书店给人的感觉是从心到外的安静。 推开玻璃门进入店内,一侧是一面长长的乳白色的书架,上面零乱地摆满了书,;另一侧放着很多沙发,沙发旁边书架上摆满了诸如《天下》、《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The Economist》之类的杂志,沙发虽然感觉有点破旧,单是坐上去很舒服。屋顶上挂着灯,桔黄色的灯光大在对着书架的墙上悬挂的书店主人喜欢的西方学人的画像上,使人觉得这里的气氛十分的庄重。
在店内逗留了半个小时,主要是浏览一下这个所经营的书目。并未见到仰慕已久的许知远同学,连张帆同学也没有见到。从书店经理哪里了解到,现在书店正处在试营业阶段,过一段时间会搞一些活动。
在这里我隐约看到许知远同学正在将其梦想变成现实:“开一家干净明亮的书店,在那里坐台,早晨喝咖啡,下午喝啤酒,周末时找上无所事事的作家、艺术家、诗人,在这里给愿意听的人布道,提供陪聊等服务。”我也很期盼这样的一种生活,甚至萌发了到圆明园附近去租房子的想法,一番斟酌之后才发现,自己兜里的银子太少,TMD,要是能不为稻粱谋该有多好。在寒冷的夜幕中,我走出了单向街。

单位的年终总结纪要

本人的单位是A部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对外向来以A部自居,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以A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有点言必称“A部”的意思。这形式大于内容的年终总结也带有鲜明的A部特色。“2005年是本单位有历史意义的一年“,一把手这样说。

本年度总结会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名称:正处级部主任总结大会参加人员:全体职工主要内容 :聆听本单位16位正处级部门领导述职,其实就是部主任,也就是所谓的中层领导。之所以称为正处级领导,这是A部的特色。此外,还要对正处级领导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评定),推荐副局级备选干部。评定:16位处级领导的报告几乎是雷同的,都是先分析国际形势及行业的发展,然后再具体到本单位;先说本部门的成绩(主要是自己部门取得的成绩),再附带着把自己的问题轻描淡写的说一下。

第二部分:名称:正局级领导述职大会参加人员:全体职工主要内同:聆听本单位9位局级(含副局级)单位领导的述职,据说9位局级领导的设置是从16大后设置的,原来是7位。A部B司的人来参加。 评定:9位局级领导的报告也大同小异。基本结构跟我在上一篇博客中提到的一样,成绩多,问题少;形势大好,坏事很少;工作不怎么样,就是英明领导。

都说这年终总结是一个非常无聊的事情,既浪费时间又没有什么建设性。在我看来,在这场全国规模的年终总结大潮中,那些做述职的领导们很无聊,他们要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吹好,很是无聊;那些听述职的人感到也很无聊,虽然领导在上面讲得很好,自己非但感觉不好,而且也没什么实际的回报;最无聊的还要属那些来听述职的部里领导,他们可能是无聊之中的无聊。我能把这极其无聊的事情记录下来,诸位看官,你说我是不是也很无聊。

年终总结是个什么东西

转眼又到年底了,各个单位的年终总结更是普天盖地而来。无论单位大小,都不能少了这一套;无论人数多少,这种事情少不了;无论成绩多少,肯定是形势一片大好;无论工作多么糟糕,都要感谢党的英明领导。套用点时髦的说法,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有中国特色的年终总结,不但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要命的是它对实际工作的正面作用少之又少。有句顺口溜说的好,工作干得好,不如总结写得好。虽然明明知道这种总结是骗人骗己害人害己,但大家就是心甘情愿得蒙骗。以下内容摘自网络,原作者王佩

单位领导的述职报告会在富丽堂皇的报告厅举行。领导历数了自己一年来的业绩,把单位的形势概括为八个字:“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当然最后,领导也忘不了谈谈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缺点之一:有时候为了工作,对下属要求过为严格,工作方法不够和风细雨;缺点之二:整天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先进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新技术的学习;缺点之三:一年来为大局操劳太多,在某些具体事务上没有事必亲躬……”我在下面听着,心里嘀咕:咳!这哪里是什么缺点?分明都是优点和长处嘛。严格要求下属说明领导雷厉风行,没掌握网络技术,说明领导上班时间没有QQ,没有事必亲躬正是运筹帷幄的体现......这样的领导,连缺点都这么闪光,我等群众怎能不"一百个满意、一千个放心"呢?

  普通员工的年终总结,篇幅没有领导的长,成绩没有领导的多,缺点也没有领导的有创意。但是在格式上却跟领导的述职报告没什么两样。先谈思想认识,再谈工作成绩,最后说说缺点和不足。百分之八十的总结都是这样写的:“本人思想认识端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工作中取得了以下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只注意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为领导分忧不够,对同事帮助不足。”看到这样的总结报告,领导还有什么可说的?只有大笔一挥,在总结上批示:“望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员工的思想究竟端正不端正?靠现在的科学手段,还测试不出来,只能听任他自己说吧。日常工作大家倒是有目共睹,但一个事实,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比如,一个人业务能力差,别人一个小时能干完的活,他吭哧吭哧一天还干不完,实际上是“效率低下”,但也可以总结成“勤勤恳恳”。所谓“经常加班加点”,往往是两种情况造成的:上级管理无方,布置给下属的工作太重;下属自己太笨或太懒,该在上班时间完成的工作没有完成。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都不是什么成绩和优点。至于是不是“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停发他的年终奖试试便知。至于辅佐上级、帮助同事,那不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他不越俎代庖是对的,这算是什么缺点啊!

悼念我的博客

我的主博客niukesi.bokee.com 于昨日晚间被封了。现将其中的内容转移过来。

《怀柔远人》、《历史三调》读后

最近,用了很短的时间翻阅了《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两本书,这两本书都是所谓的“后现代史学”的杰出著作,因为读的过于匆忙,不敢说对后现代史学有什么评价,因为到目前为止,什么是“后现代史学”我内心里并不是十分的明白,所以以下“妄言”,仅仅是读书的一点感受。
我大学本科就是学历史的,算来在历史系的时间已经有5年了,“科班出身”的讲法是太抬举我了。用很前卫或者说很时髦的理论研究历史的著作,我听说过很多,但是读的很少——就是大名鼎鼎的费正清的剑桥史,我到现在也没有读完。我自己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域的限制,大学是在东北读的,地域的封闭性使许多前沿的学术信息不能及时到达。另外一个是我自己对西方的学术研究有“偏见”,即使是被大家认为很优秀的著作,读的时候在潜意识里总有一种“隔靴搔痒”的味道,觉得中国历史还是中国人搞的明白,但是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事情并不象我想象的那样的简单,中国人在研究中国历史的时候,在语言、阅读史料等方面确实要比非中国人占有优势,但是,正如何伟亚所言“生于一国并说那国语言并不意味着对当地之过去有着先天的接近能力,他还需要转译与阐释,这两者都需要心通意会和想象力。”这另外一个就是这些著作的卖弄专业名词的做法让人受不了(当然,这个问题有学术方法的差异所致,但是很多引进这些理论的学者也有很大的责任,引进理论的时候文章晦涩,不是想办法把这个东西让人明白,而是以卖弄名词为快,好像这些名词就他一个人明白似的,似乎能卖弄名词也就是一种学问。
所谓的“后现代史学”是一种学术态度,也是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角度),这个是我读书后的最大的感触,探求历史的真实一直是历史学家的职责,这也是历史学最为基本的东西,现代史学在探求“真实”的过程中采取的办法是:把那些掩盖在“真实”之上的遮盖物都统统的剥掉,弃之一旁,只要他们认为的历史的“真实”显示于世人之前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说那些被剥掉的“遮盖物”,他们将其抛弃一边,并不会仔细的研究这些历史“真实”之上的“遮盖物”是如何衍生出来的。后现代史学的方法却认为以上的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
虽然现代史家追求到了他们认为的历史的“真实”,但是他们的这种做法及其探求到的“历史真实”对原来的历史是一种“污染”,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重要的东西被掩盖了,所以后现代史学的研究方法是要把那些现代史学家在追求历史“真实”的过程中所剥弃的“遮盖物”进行分析,探求这些“遮盖物”的成因,以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历史。可以想见,他们的这样的做法是有助于人们对历史更深的认识,但是后现代史学并不是以直接探寻历史的“真实”为目的——如现代史学家的研究那样,历史的“真实”在后现代史学家那里显得并不是那样重要。但是我认为,他们的这样的研究是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历史的“真实”。
当然,正如柯文所言,在这个研究“遮盖物”形成的过程中主要是分析历史主体意识的作用。说的简单一些,就是研究各种各样的人(包括历史学家)是如何解读历史的。这中研究方法借鉴西方的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比较强调对历史主体作用的研究。在我看来,《怀柔远人》和《历史三调》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学术和思想的历史,换言之,他们可以看成对马嘎尔尼使华研究的研究,对义和团史研究的研究——研究者对其所要研究的历史事件发生的那个时间到他的研究开始的时间这样一个长时段内的人(包括历史学家)对于他所要研究那个历史时间的认识的研究。这样,历史事件的本身就成了“这项研究工作的陪衬”。所以,这种研究的方法只是历史研究的一种角度,这样研究的开展必须有充分的基础研究作为基础,而基础研究就是充分的占有原是材料,进行最基本的研究,高清楚基本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新的角度的探索才是可行的。否则,只是玩理论罢了,研究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
还有一点,何伟亚在书的最后写到“这样的历史,注重的史不同类别的代理人之间的关系网,而不是围绕简单的因果观念形成的互不联系的单位”。原因结果、偶然必然等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历史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我们运用这样的方法主要是为了促进历史的研究,更深层次上认识历史“真实”,但是,如果机械的将历史看成原因结果等简单的单元,这样看到的历史只是我们眼中的历史,而并非过去的历史,这样语境下探讨得到的所谓的历史真实只是对历史真实的一种“遮盖”(按照何伟亚的说法是“污染”),对后来人认识历史是一种屏蔽。所以,这跟现在很多学者(如杨奎松、罗志田等)主张的“还原历史”是相一致的。历史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理论角度,他的目的都是为了透视历史的真实,也就是说透视历史的真实是第一位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问题。两位作者(主要是何伟亚)在批判现代史学的时候,提到“角色认同”和“预设理论”指导下的历史研究,是对历史“真实”的“污染”,他的做法是要排除这些“污染”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但是,我想任何一个人他都是有一个社会角色认同的,他在研究历史、认识历史的时候不可能跳出这种社会认同,即使是历史学家也不例外。柯文在他的著作中也谈到了这一点。按照这种理论推演,“角色认同”去研究历史是不利于大家看到历史的“真实”的,历史学家的研究不是在逐渐的“污染”历史的真实吗?那么,这样历史从事研究的意义何在?虽然著者是申明自己只是个人的角度,但是这样的角度对于历史“真实”的探讨的意义又是如何的呢?

Sunday, March 12, 2006

丢掉幻想

如果说2005年是中国传媒人的冬天,恐怕良心未完全泯灭之人都会同意这种看法。
新×京×报
中青报×冰点
北京青年报
深圳法制报
新周报
。。。。。。。。。。。。。。。。。。
从2004年7月开始,以冰点卢跃刚的公开信为标志,整个形势开始向左转,被视为“新一轮舆论喉舌化”运动的开始,那些对××新政抱着希望的人醒醒吧。
从现在开始的未来三年将是对媒体(包括网络)的整顿时期,所有人都应该做好准备。